在江蘇溧陽市的一家鑄造生產車間里,連鑄作業員只需要在APP上,就可以查看車間調度、每臺電爐的任務信息。系統也會自動生成爐批次,自動計算各種原材料的用量,指導員工進行配料。
同樣的場景還發展在旁邊的機加工車間里。從計劃接收到前道業務上線、首件檢驗、生產自檢、生產巡檢,再到后道任務上線、工序過站采集的整個流程中,基層員工只需要動動手指就可以便地完成所有工作,生產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
這就是“智改數轉”最真實的寫照。智改數轉,即設備的智能化改造和系統的數字化轉型。當這項議題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時,從大數據到云計算,從AI到5G通信,從數字化車間到智能工廠,企業的“智改數轉”已經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成立于2002年的科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華控股”)是渦輪增壓器關鍵零部件的全球制造商。在近五年的快速發展中,企業已實現連續的大幅營業收入增長,目前國際排名第三,國內排名第一,是典型的細分行業“隱形冠軍”。
作為全球汽車供應鏈的配套企業,科華控股自身不僅要貫徹“精益”理念,而且供應商和客戶對他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此,他以“智改數轉”戰略為支撐,以企業數智化轉型為牽引,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從而搶占全球產業鏈制高點。
要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眾所周知,生產節能、環保的發動機核心部件并不簡單。這其中不僅涉及了復雜的制造工藝,而且是典型的傳統混合制造模式,即以流程型制造為特征的鑄造生產線和以離散型制造為特征的機加工生產線。因此,科華控股的管理模式和業務場景是極其復雜的,具體可以表現為:
首先,客戶計劃的不確定性。客戶時刻變化的產品需求和要貨計劃讓企業的生產節奏很難把控,經常導致交付困難。同時,外購的小零件周期較長,也影響了生產進度。
其次,企業要徹底貫徹“精益管理“的理念,但是鑄造生產工序流程長且工藝復雜,加之外部各種因素影響,導致精細化管理極其困難。
第三,企業要對生產進度進行全程化監控,包括多產線、多任務等,但是時常會發生插單、返工等情況。同時,企業還要需要對大量的自動化設備進行運營監控。
第四,在成本核算中,費用歸集難。這對產線化管理,核算細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華控股CIO胡建中表示,近兩年行業競爭加劇,這對于企業的產品、交付、質量、成本和人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現在,產品更新迭代非常快,年度新品可達200件以上。在交付方面,多品種、小批量成為趨勢,訂單也會頻繁變更,而且客戶要求質量零缺陷。在這樣嚴峻的背景下,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卻嚴重緊缺。“因此,結合市場的快速變化,以及客戶對于產品的嚴格要求,科華控股亟需一套先進的管理手段來應對行業的挑戰。”他說。
其實,除了外部帶來的痛點,從經營管理的角度來說,科華控股也面臨著文檔管理混亂、數據采集難、任務反饋和交期評估難、產能協同難、質量追溯難、設備狀況無法監控、產能無法預測等實際經營管理痛點。
為了更好地應對行業競爭、企業面臨的內部挑戰,以及客戶對于產品個性化、精益化的要求,科華控股的管理者深知數智化轉型已成為VUCA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選項。換句話說,科華控股的解決之道就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探索準時交付、質量可靠、運營高效、風險可控的經營模式。
“通過智能工廠建設,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推進企業體制機制的變革,推進企業組織架構的重構,推進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推進工藝過程的完善,從而實現滿足客戶、敏捷經營、創新管理和長期主義。”胡建中說。
數智化轉型,計劃先行、目標先行
汽配行業的生產經營,拼的就是鑄造和機加工的質量管控能力、快速交付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其中涉及制芯、熔煉澆注、后清理、前工程、后工程五大工序。而這些工具都面臨著質量、交付、成本和管理的種種訴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科華控股制定了數智化轉型的頂層設計方案和總體原則。對于公司來說,智能化是創新體系和管控方法,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匯集運營數據,實現管理效能提升的重要手段。數字化是持續運營、優化數據,實現管理高效化、效益化和正確決策的重要手段。
因此,數智化轉型首先要從傳統信息化加速向數智化發展,完善數字化體系建設,進而推進管理數字化和制造業數字化研發創新,將數智化與業務深度融合。這樣才能加速企業的“智改數轉”,更好地贏得未來。
胡建中強調,“智改數轉”不僅是技術的提升,更是企業整體業務能力的全面推進,是業務和數據驅動體系化的全盤應用,是行為數據交互與協同,是一種能夠持續化提升的過程。更重要的是,這是全員參與的一把手工程。只有在一把手的全力推動下,才能讓數智化體系化落地,不僅是專業的數智化,還是業務數智化、思維數智化、行為數智化等,從而實現全面的數智化轉型升級。
結合企業痛點和數智化轉型頂層設計,科華控股制定了相應的中期目標。首先,通過打造與公司戰略相匹配的數智化平臺,計劃落實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方針,全面提升客戶體驗;第二,優化業務流程,推倒部門墻,進一步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第三,確立事業體在經營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完善激勵機制;第四,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價值導向;第五,從數據中獲取可行動的洞察力。此外,要讓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掌握數據分析的工具,從事后補救者轉變為業務流程的改善者、優化者。
胡建中表示,自動化的優化和集成,以及信息化的優化和集成是最為關鍵的環節。隨著企業系統的不斷增多,數據孤島現象日益嚴重。這不僅不能發揮系統的真正價值,而且為業財融合、數據驅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也是他們在考察了眾多供應商后,最終選擇用友U9 cloud構建一體化的數智制造平臺最根本的原因。它讓所有的數據無縫連接,讓整體的業務流程有效集成。
同時,為了避免數智化轉型“唯技術論”,科華控股還制定了數智化轉型的量化目標,比如智能化改造多少產線、研發周期縮短幾天、庫存周轉率提升多少、產品不良率降低幾個百分點等,以此保證數智化轉型不失去方向。
用友U9 cloud是國產化替代和高端制造的首選
科華控股與用友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時,企業借助用友U8 ERP實現信息化管理。但是,隨著企業快速的發展,科華控股內部衍生了對于ERP全新的需求。
科華控股董事長助理丁立表示,從單工廠發展為多工廠,科華控股不僅需要MES、AIoT、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等,更重要的是還需要一體化的平臺將這些系統連接,通過打造整體的數智化體系帶動企業轉型升級。
因此,2020年,科華控股在考察了多家供應商后,與用友U9 cloud一拍即合,達成了戰略合作。他說:“雖然國際產品的實力仍不可小覷,但是縱觀國內的制造業云ERP市場,用友U9 cloud是最具底蘊和能力的產品。歷經十幾年的積累和驗證,在產品上,它不但能夠滿足企業多組織管理、構建智能工廠、全球化經營、阿米巴核算等諸多訴求,而且在實踐上已久經考驗,是國產化替代和高端制造的首選。同時,用友擁有強大的產品體系,可以覆蓋制造業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并和U9 cloud無縫集成,這樣的優勢很難不讓企業動容。”
在科華控股和用友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基于U9 cloud打造了集AIoT智能物聯+U9 cloud+阿米巴+MES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構建整體的管理和數據底座,打造了多組織協同管理、多組織成本管控、智能工廠、阿米巴經營核算等,從而實現整體數智化轉型。
同時,在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指引下,科華控股還打造了智能工廠。從涵蓋工廠網絡、信息安全、視頻監控、環境加測等的底層基礎設施層,到以智能生產設備、倉儲設備、裝配設備、檢測設備為主的智能裝配層,到以自動化、柔性生產線、電子看板、傳感器為特征的智能產線層,到以ERP、MES、PLM、BI、阿米巴系統打造的信息化平臺層,再到智慧化管控層,科華控股用數智化+智能工廠助推企業向高質量邁進。
數智化以價值創造為最終目標
俗話說,數智化不是為了效率提升,而是為了創造價值。在經歷一番轉型陣痛后,U9 cloud究竟為企業帶來了哪些價值呢?胡建中總結了以下七點。
首先,搭建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扁平化組織,構建從智能型驅動到數據驅動的經營體系,推動組織架構變革。在這個過程中,工廠不僅轉變成虛擬法人,而且搭建了公司/部門/生產線三級考核體系,而且可出具本部和三大工廠的獨立核算報表。
其次,實現貨幣化結算,即以內部定價形成的內部市場實現產品工序間價值流的轉移,讓生產過程增值。
第三,實現營銷、生產、進度?檢測?監督?全流程的整體管控。從訂單開始到生成生產計劃、訂單管理、排產、工單下單,到生產控制、數據采集、質量監控、生產報告,再到完工、消耗、入庫、結算,科華控股已經實現了18道工序的端到端集成、整體性打通,從而確保準時交付,且讓資源成本最優。
第四,落地阿米巴數字化,實現智能管理。具體表現為以產線責任制為核心,讓內部交易市場化,業務貨幣化計算。同時,打造精細化核算,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形成阿米巴數字管理平臺。
第五,基于標準成本卡,打造了基于標準成本的阿米巴內部交易價及預算考核體系,考核經營指標,助推企業戰略達成。
第六,通過打造基于精益化、自動化、數據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核心能力,幫助企業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企業經營能力,賦能產業鏈協同、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等,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七,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并制定不斷動員、反復論證、多方合作的機制,保證項目平穩推進,實現顯著成效。
如果說上述價值并不能明確地反映出數智化的ROI,那么用數字詮釋數智化的價值將更加直觀。基于U9 cloud,目前科華控股的計劃排產效率提升60%;通過智能工廠的打造讓錯誤率減少90%,開單傳遞時間減少50%;通過AIoT、設備預警降低故障發生率50%,故障處理及時率提升50%;結賬合并報表綜合效率提升50%;設計制造一體化也減少了內部交易的冗余。
數智化的力量
當前,中國制造業增速已連續30余年居全球之首,備受世界矚目。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制造業已經完成了“量的積累階段”,進入以企業全面轉型和提升為核心任務的“質的提高階段”。
以價值為主導,讓科華控股的發展不再單純地追求價格與成本最低,轉而關注持續性地釋放經營價值,激發企業發展潛能。
這樣一來,數智化就將成為科華控股逶迤生存的“標配”,并將為企業日后的發展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